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簡稱“環發所”)組建于2001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業氣象組和成立于1980年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建所60多年來,幾代人經過跨世紀的艱苦創業,以農業氣象學為基礎,不斷交叉融合、繼承創新,形成了農業氣象學、農業水資源與水環境、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農業生態學、農業材料工程為主體的5大學科領域,重點優勢學科已具備國際競爭力,已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
研究所堅持人才強所。依托院科技創新工程,形成了11個科研團隊。加大高層次中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截至2020年底,在職職工188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占60%;在站博士后23人,在讀碩士和博士生231人。擁有全國人大代表1人、黨的十九大代表1人,國家和省部級人才28人(次),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專家20余人。
研究所堅持科技立所。立足“四個面向”,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三農主戰場,聚焦重點優勢領域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集成模式創新和產品裝備研發,“十三五”期間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圍繞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全國污染源普查、農業碳達峰碳中和、農村改廁、“三區三州”科技扶貧等部委中心任務派專家、出主意、送技術,政府智庫作用日益凸顯。通過所地合作、所企合作等方式,推動一大批先進適用技術在全國各地得到推廣應用,凸顯了科技支撐“領頭羊”作用。
研究所扎實推進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基礎支撐和國際合作四大類科技條件體系建設。建有作物高效用水與抗災減損國家工程實驗室、山西壽陽旱地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國家級平臺2個、農業農村部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等部級科研平臺7個、牽頭國家農業環境數據中心4個、中國農科院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等3個院級平臺,建有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等12個國際合作平臺。
研究所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引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部院黨組決策部署,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研工作全過程,強化黨員思想理論武裝,推動支部建在科研團隊,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涵養濃厚學術氛圍,營造“快樂工作 幸福生活”的創新文化。
風勁潮涌正揚帆,繼往開來再啟航。中國共產黨吹響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號角,新一代環發人將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勇擔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重任,加快農業環境科技創新,躬身服務鄉村振興主戰場,有力支撐農業從村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