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林改四問” 激活“一池春水”
作答“林改四問” 激活“一池春水”
——訪湖南省林業局副局長胡鋒
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持續答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林改四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林業力量?《中國綠色時報》近日專訪了湖南省林業局副局長胡鋒。
《中國綠色時報》: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改革實踐。湖南在這方面的工作進展和成效如何?
胡鋒:湖南“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南方重點集體林區。近年來,湖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鞏固和擴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在試點示范、林業產權保護、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探索林權價值實現機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相關經驗做法獲得國家林草局認可,并在全國進行了推介。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制度機制逐步完善。這些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并實施了《關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關于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實施意見》等文件。2024年6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了集體林權制度體系。與此同時,省林業局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細化政策舉措,在林權登記與流轉交易、林業經營主體培育、林木采伐管理、林業產業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為深化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二是保障產權權能,發展動力明顯增強?;就瓿闪思w林地明晰產權、勘界發證的主體改革任務,全省確權率、發證率分別達到97.8%、95.3%。在全國率先實施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將林木采伐指標“陽光分配”到縣、鄉、村、組,有力破解了林農采伐難的問題,這項改革曾被省政府列為為民辦實事之一,獲得國家林草局的充分肯定。在瀏陽市、洪江市開展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頒發林地經營權證,賦予其融資擔保等權能。我們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全省林權抵押貸款余額123.72億元,有效促進“葉子”變“票子”、資源變資產;全省森林保險投保面積達1.21億畝。
三是加強資源保護,林區生態持續改善。大力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和完善森林督查制度,森林火災受害率、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與林改之初的2006年相比,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3.15%,增長了4.45個百分點;全省森林蓄積量增長到6.55億立方米,增長了67.09%。全省累計建設了585處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綠色成為湖南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四是推動規模經營,規模效益不斷提升。完善林權流轉管理辦法、建立林權交易規則,有效規范了林權流轉交易秩序,保障了交易雙方的權益,促進了適度規模經營。全省累計流轉林地1200余萬畝,規模經營主體12782家,帶動340多萬農民就地就業。2023年,集體林重點縣農民來自林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71元。
五是發展特色產業,林業經濟快速壯大。著力打造油茶、竹木、林下經濟、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花木五大千億產業,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從2006年的55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5371億元,增長近9倍,許多山區林農依靠林業走上了富裕之路。其中,油茶在種植規模、產量、產值、科研水平等方面持續領跑全國,生態旅游快速發展,林下經濟異軍突起,竹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林業力量。
《中國綠色時報》:湖南穩妥開展省級試點工作,在改革創新方面有哪些典型經驗?
胡鋒:湖南結合工作實際,選取懷化市和瀏陽市、古丈縣、花垣縣開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省財政每年保障190萬元的試點經費,各試點單位均以政府名義出臺試點方案,部分單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林權抵押貸的“會同模式”是一個典型模式。會同縣率先推出了綠色金融不動產權證,將原林權證的林地使用權和現有的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三權合一。為了增強資產的流動性,政府組建了林權評估平臺、土地流轉平臺、林權交易平臺、林權拍賣平臺,給林權抵押貸款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服務,實行對評估、流轉、交易、貸款、拍賣、收儲等環節全過程閉環管理。同時,創新實行兜底收儲,設立2000萬元兜底收儲資金池。由縣屬國有企業縣林投公司與貸款銀行、林農(林企)簽訂三方協議,約定林農(林企)以山林經營權和收益權作抵押向貸款銀行申請貸款,一旦貸款林農(林企)無法按期償還貸款,由林投公司收購抵押的林權,并負責兜底償還銀行貸款,有效破解了林農(林企)貸不到、銀行不敢貸的難題,推動森林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促發展。截至2023年底,會同縣已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02筆,金額3.3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近20億元,帶動農戶增收近3000萬元。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探索林下空間經營權登記融資,形成了靖州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模式,按照“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別設立經營權,形成多權屬組合,創新了林下空間經營權確認、登記、流轉、融資機制,有效激活林業發展的“一池春水”。我們還有沅陵縣的公益林和天然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通道縣的林業碳匯等探索創新也都可圈可點,有些經驗做法獲得了省委、省政府肯定,并被國家林草局推介。
《中國綠色時報》: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湖南深化集體林改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重點是什么?
胡鋒:下一步,湖南省將認真抓好中央《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和我省《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要怎么分、樹要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四個重大問題持續發力,推動湖南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不斷走深走實,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一是圍繞“山要怎么分”,加快推進“三權分置”。著力處理好農民和林地關系,建立健全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夯實集體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實現農民權利,促進林地林木等要素資源流動。重點盤活“責任山”和“自留山”,賦予“兩座山”林地經營權再流轉和抵押擔保權能,確保林業經營者取得的林地經營權能流轉、能抵押、能變現。積極推進林權不動產登記,按照“不變不換、分類處置”等要求,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圍繞高效辦好“一本證”,優化登記流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二是圍繞“樹要怎么砍”,切實加強森林經營。優化公益林天然林管理,立足自然稟賦、生態區位,科學調整保護范圍,可依法依規把不該劃入的公益林調出,對森林起源存疑的地塊重新認定。改革林木采伐制度,實行林木采伐限額5年總額控制,撫育和低效林改造所需采伐指標不夠可調整使用主伐和更新采伐指標,探索市域范圍內不同編限單位之間調劑使用采伐限額。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調整公益林采伐方式和年齡。采伐人工商品林不超過30立方米的,全面實行告知承諾方式審批,取消伐區調查設計、伐前查驗等程序。強化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用地保障,同步安排項目建設所需的林木采伐指標。
三是圍繞“錢從哪里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聯合金融等有關部門著力打通林業經營者與銀行之間的融資渠道,創新推出更適合林業特點、更長周期、更低利率、更低風險、更簡便手續的信貸產品;聚焦五大千億產業,重點開發油茶貸、竹林貸、林下經濟貸、花木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加快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增量擴面。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行為,強化森林保險保障功能,建立收儲兜底制度,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林業生產經營注入更多金融“活水”。選擇1市6縣開展“湘林碳票”應用先行區建設,探索湘林碳票的多場景應用,促進林業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
四是圍繞“單家獨戶怎么辦”,持續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出臺獎補措施,引導農戶在自主、自愿、依法、合規的前提下,規范有序地流轉林地經營權,將分散的林地整合起來,培育專業高效的家庭林場、集體林場、股份合作林場、林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開展集約經營、規模經營。鼓勵農戶與農戶、農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與林業企業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或者合作經營,促進小農戶與現代林業發展有機銜接。發揮國有林場人才、技術等優勢,通過“國有林場+集體經濟組織”“國有林場+農戶”等模式,鼓勵國有林場積極參與集體林經營,帶動周邊集體經濟發展和林農增收。
改革永遠在路上,需要久久為功。湖南林業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湖南篇章貢獻林業力量。(胡煥香 歐陽文芳 郭堯)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