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雙碳”:加快建設碳市場,破解專業人才短缺問題
2023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將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自2020年9月以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推進,涉及“雙碳”的話題每年都會在兩會上受到代表委員的熱議?!度A夏時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2021年和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雙碳”都是環境保護領域中全國兩會建議提案最多的話題。
而今年也不例外。許多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紛紛聚焦加快碳市場建設、完善碳排放核算等“雙碳”熱點話題。此外,此前較少被提到的“雙碳”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也受到了重視。
聚焦碳市場建設
2021年7月全國碳交易市場開市時,最初僅有電力行業的2200多家企業被納入。當前碳市場即將走入第二個年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始終是公眾關注的重點。
民進中央提交的《關于強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度保障的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及相關制度,加快擴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范圍并強化相應激勵措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建議完善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機制;提升碳市場價格杠桿功能,擴大市場參與主體、提升市場活躍度。此外,他還針對正在制定中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議完善碳交易市場法律法規,研究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發揮碳交易機構服務和管理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宗儒也建議主管部門加快推進碳市場立法進程,盡早推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奠定法治基礎。另外,他建議切實加強碳市場數據質量建設,嚴查數據造假,建立長效數據質量監管機制,壓實重點排放單位和核查技術服務機構的數據質量管理責任;建立完善信息披露和聯合懲戒機制,強化對重點排放單位和技術服務機構的社會監督。
除此以外,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還建議逐步建立碳預算制度。他指出,通過這一制度,管理者可利用市場高效率調配資源的基本特征,有效引導碳排放指標分配給處于經濟安全關鍵地位、發展需求旺盛、產能利用效率高、盈利空間較大、低碳技術應用更先進的行業和企業,從而靈活助推產業結構低碳化、高端化的轉型升級。
“雙碳”人才亟缺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許多提案建議都聚焦于“雙碳”專業人才短缺這一問題。人才流向往往反映了產業的發展水平,當前我國亟需大量復合型交叉創新的“雙碳”專業人才,但目前面向“雙碳”發展的高端科技人才依舊稀缺,部分企業只能選擇從企業內部的非專業人員里調崗,制約了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看來,當前我國“雙碳”專業人才培養存在重理論學習而輕工程實踐應用、教學方法及內容缺乏科技前沿與國際視野、專業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
因此他建議優化產教融合的“雙碳”人才培育模式,推動建立學校、企業雙導師授課模式,將企業所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引入學校開設的創新實踐課程,或借助于高校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將學生引入面向“雙碳”發展科研項目一線;完善“雙碳”引領的綠色低碳學科體系,加速發展風電、水電、核電、氫能、太陽能(6.880, 0.00, 0.00%)、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學科,大力推進能源學科與經濟、管理、人文等學科交叉融合,積極培育與“雙碳”相關的新興學科方向;基于企業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安排能效提升、綜合能源規劃等有關“雙碳”科技的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將行業最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技術融入實驗教學,以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支撐高質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層次培養;提高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要求實踐教學學時占人才培養方案總學時的40%以上,實習實踐的時間累計不少于1學年;
此外,九三學社中央在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的提案《關于綜合提升我國碳匯能力的提案》中,也強調要加強碳監測、碳核算、碳增長經營技術、碳交易等涉碳相關專門人才培養。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