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研究新方法揭示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耦合機制
中國林科院資源所林草人工智能與可視化創新團隊日前提出一種以HAI-EECI二維動態四象限評估方法,建立了1 km×1 km的綜合人類活動指數和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實現了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時空變化趨勢的分析。
該研究采用地理探測器識別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大的驅動因素,利用耦合協調分析方法評估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耦合協調水平和協調度,將HAI和EECI之間的關系分為4種類型(HAIupEECIup、HAIdownEECIup、HAIdownEECIdown和HAIupECIdown),揭示了研究區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耦合機制,實現了復雜人類活動干擾下環境的動態適應過程分析。
HAI-EECI二維動態四象限評估方法在海南省開展了應用驗證。自2000—2020年以來,海南省HAI大幅度降低,EECI的總體空間分布格局相對穩定,且呈逐漸上升趨勢。其中,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大的驅動因素是凈初級生產量(NPP)、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LULC)以及PM2.5,HAI和EECI之間表現出協調的趨勢,耦合協調水平逐漸上升,并具有空間異質性,協調區域和沖突區域的面積比為6:1,沖突區域主要位于白沙、儋州和澄邁。該方法可廣泛用于不同地區HAI和EECI之間的動態關系分析,有利于揭示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協同交互作用機理,促進生態恢復與環境的精準管理,為生態環境保護與人類活動的協調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論文“A two-dimensional four-quadrant assessment method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日前發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國林科院資源所博士生雷可欣為第一作者,張懷清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的資助。(雷可欣)
來源:中國林科院